今年來,秦安評價公司以會診評估項目為載體,緊盯市場,不等不靠,精準施策。11月初,首個政府購買中介服務中標項目--“榆陽區煤礦安全生產會診評估項目”迎來首輪大捷,標志著公司深化政企合作市場上邁出高質量發展道路新步伐,展現新作為。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今年7月,該公司中標榆陽區能源局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推進煤礦集中整治重點項目后,第一時間召開辦公會,成立了以總經理為主要負責人、技術骨干牽頭的領導小組,目標一致,關鍵在落實。領導小組發揮總體牽引作用,細化目標節點,落實責任體系,掛圖作戰。從政府對接、礦井接續、人員調配、評估報告大綱、行程規劃、后勤保障等六個方面逐一制定有力措施,提出“全面客觀完成責任令,確保項目推進不斷線”的明確要求,緊扣質量、進度兩重點,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強勢開局。
內外共發力,按下加速鍵
本次會診評估項目共計29個,要求成立兩個專家組,每組配備“3+5+3”隊伍(即3名正高級工程師、5名高級工程師、3名工程師)同時對全區煤礦開展評估工作,這就至少需要20名人員同時進礦。且每礦現場評估時間不少于5天,在連續評估的前提下,完成時間至少需要3個月,為有效解決人員和項目的接續性問題,該公司通過日常的業務聯系方和專家庫等渠道積極、廣泛聯系,聘請了在煤礦生產一線、科研教學機構等煤礦行業、安全領域方面的專家,并確保五大專業全覆蓋,同時匯聚公司青年力量,保障人員供應。
“我們充分凝聚青年骨干力量和專家優勢,高效率、高水準、高質量地指出煤礦企業在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議,進一步夯實礦井安全基礎,助推煤礦實現本質安全化。”公司總經理說道。
挺進主戰場,激活高效能
走進一線現場,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潮迎面撲來。領導干部下沉一線、靠前指揮,青年骨干立足本崗、盡職盡責。工作小組仔細研讀新標準,反復推敲報告用詞;抓實現場生產設施、設備、設施運行數據,詳細調查分析;強化礦方安全責任的落實,算好事故的“經濟賬、名譽賬、自由賬”,他們密切配合,狠抓提質增效,在勇毅篤行中牽引項目“高效能”前行。
3個多月的持續性駐扎,共完成評估礦井28個,深入查找安全問題3000余條,對應制定“一礦一策”指導方案3000余個,項目參與人數、歷時時間、礦井數量,均屬公司之最。
標準互牽引,筑牢強支撐
據悉,目前在用的評估標準是以《陜西省煤礦安全整改提升基本標準等六項煤礦安全管理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為依據最新修訂,為公司乃至陜西省目前最新、最全面的安全檢查表,內容涵蓋15大節72小節。同時依托《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為補充,構建出“評估依據時間最新、評估內容章節最全,指導方案最科學”的完整評估體系。11月中旬,公司第一份會診評估報告《千樹塔煤礦安全生產會診評估報告》通過區能源局專家評審會,通過事前把關、精確把脈,會診評估報告定下終基調。
“十四五”已經起步,新征程已經開啟,秦安評價公司將以本次榆陽區煤礦安全生產第三方會診評估為起點,著力以“智慧”牽引高效合作、以“規范”支撐長效合作、以“精準”推進深入合作,為公司打贏“十四五”市場攻堅戰添能蓄勢。